五龙被阿保粗野地卡住灌酒,他在这种欺凌中蒙蒙胧胧的眩晕了,他拒绝喝酒就是拒绝城市对他的改变,然而他失败了。乡村逃离者的命运注定了唯有出卖尊严方可逃离饥饿,这是城市给予他的一记响亮耳光,是他蹑手蹑脚扣响城市之门时遭遇的回应。这种侮辱触及到五龙的灵魂深处。在“尊严”与“米”中五龙选择了后者,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城市,由一个陌生人、一个“他者”开始转变为城市的主人。不然,那个死在街头的人就是他的榜样。对五龙来说牺牲尊严是值得的,但又是惨重的。城市的人们不知道有着健康体魄和充足精力的他要与这个邪恶的城市进行抗衡。 生存是在表面,而恨在暗处滋长。 如果说丢了尊严让五龙生恨,那么欲望在心中燃烧也产生了恨。“米和性;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欲望构成了五龙存在的现实依据。”谁阻碍了他欲望的实现,谁就使他生恨。当五龙亲眼目睹了阿保这个夺走他尊严的无赖和织云偷情时,“仇恨、沮丧、忌妒它们交织在一起,像一条黑色的虫子啮咬着五龙的心”五龙的第一次报复实现了——匿名信神不知鬼不觉的让阿保死去。五龙在泄愤的同时也得到了织云,这样一举两得的结果无疑鼓舞、坚定了他的生存方式。冯老板最早给五龙下了定义“五龙作为男人的性格棱角,心胸狭窄,善于记仇,”他意图要加害五龙,却增强了五龙的恨,让他霸占了绮云和米店作为报复。 五龙恨阿保就让他喂了鱼,五龙恨米店一家就占据了米店气死了冯老板。可五龙还恨整个城市,他的恨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而变强。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赶走了六爷成为城市新的主宰。自此,他从一个流浪者跻身成为城市的主人。纵观五龙的性格发展,恨的的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恨和欲望成就了他。在五龙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敌视别人,也学会了残害别人,这一切源于恨“恨之于五龙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仇恨是他生活的一个依托,是他挑战生活、抗击命运的武器。仇恨让五龙强大、让他不择手段、让他获得了想要的一切”五龙曾说“我靠什么才有了今天?靠的就是仇恨,这是我们做人最好的资本,你可以真的忘记爹娘,但你不要忘记仇恨。”这是他对仇恨的理解和崇拜。仇恨是五龙的武器,也是一把“双纫剑”,它为五龙带来了他想要的一切,也深深的坑害了五龙。他要为他的报复行为做出牺牲付出代价。他失去了双眼、脚趾、身体变得残弱,失去了淳朴的品质,心灵已严重扭曲。
马克思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这对认识、理解五龙这个“特殊的个体”是适用的。作者异常细腻和感性的解释了人性心里与其生存环境的互为因果关系,它把世面与黑道、男人和女人种种生存景象连接在一起,勾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城镇图画。弱肉强食冤冤相报,悲欢离合,欲恨情仇。他的叙述中氤氲着一个古老的文化模型,一种久远又熟悉的色调,一种环境历史文化所特有的情境和氛围,那种阴郁、情欲、挣扎和落寞。文中特别注重于暴力、钱、女人这些庸俗但很久远的话题。对一切人物的描写尽是贪婪、玩味、腐气丛生的专论。 (一)残虐女性 在他心里“女人都是一样的贱货。”但他又离不开女人,在他一生中有过很多女人。堂嫂、织云、绮云及城南众多的妓女,但是没有一个女性曾在他的心田播下爱的种子。他鄙视女人,他把女性当作他泄欲的工具,因为他心中只有欲望和恨。如织云,五龙嘴上说她是贱货,却还是同意娶她。为的只是泄欲。因此他们的婚姻不会有好结果,五龙心中从未有过正确的婚姻概念。他对待绮云又是恨与欲发泄的统一。他在铁匠铺里的豪言壮语“你们看着吧,我迟早把她操个底朝天,让她见我就怕,”他还把他的这种思想传给他的下一辈柴生身上“恨恨的操她,她慢慢就服你了。”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男权思想,以为男人有权支配女人,有权势的人有权支配那些低贱的人。作者自己曾说小说中性的描写有哗众取宠之心,但也深刻的表现了五龙扭曲的性行为。有着强健四肢的他喜欢在米堆上做爱,而且看见女人下阴就往里面塞米,他养成了带着米袋去妓院的习惯。听见女人痛苦的叫声,五龙扭曲的灵魂便得到无限的欣慰,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与织云、绮云众多妓女这些受害者的性行为都是另外意义上的强奸行为。因为他的心中没有爱。性的欲望,性引发的生活变故给他带来的是更多的存在性烦恼和焦虑。性欲之火是五龙堕落的温床,是他灵魂走向空虚的引线。五龙古怪的思维、言行,似乎都与性有关,他这样一个变态的色情狂,在对女性的任意蹂躏,对女性生命的肆意残杀之后,得了性病,最终走向溃烂的深渊。 (二)疯狂的报复
如果说欲望是五龙的一只翅膀,那么 “恨”就是他的另一只翅膀。
参考文献
[1]姜华:《仇恨与罪恶》,《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9期。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代写毕业论文 代写文学论文 代写本科论文 代写中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