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尚德尔在其《审计理论》中首次将审计判断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一、法律关系主客体差异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审计人员和客户通过签订业务约定书,形成法律关系的两个主体。而此法律关系的客体即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经济活动资料。中外法律关系主体及客体间的差异性对审计判断存在影响。 二、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现代审计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审计,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对于审计人员做出高质量的审计判断具有重要作用,反之,法律缺陷提高了审计判断的难度。审计判断应依照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行,因此,两种准则的完善程度都对提高审计判断质量至关重要仁会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正确进行了会计处理过程的指南。我国会计准则正在逐步形成完善中,会计准则、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完善,及其不断地被修订,给会计人员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转而造成了审计判断的难度。 三、社会审计法制观念对于审计判断的影响
整个社会法制观念的强弱同样对审计判断产生影响。企业、投资者及公众对审计法律地位的清晰共识有助于为审计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公正的审计判断环境,有利于产生高质的审计判断。我国公民的法律观念正在逐步得以加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社会各界审计法律观念意识仍然不够强,审计界亦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风气,一些审计人员出于利益考虑或受逼于竞争压力,做出了不恰当的审计判断。加强社会各界对于审计法律观念的认识,有助于社会审计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有助于提高审计判断的公正性和质量。 四、法律责任对于审计判断的影响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法律保证审计应享有的地位,保护审计人员的权利,但同时要求那些不能做出正确审计判断的审计人员承担责任。审计责任包括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审计责任对于审计人员的作用不只在于惩戒震慑,也可以通过对以往审计诉讼的研究,使审计人员对于审计论文代写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出更适宜风险较低的审计判断积累经验。根据对审计诉讼成本及诉讼受益的分析,我国审计执业界所承受的法律风险极低,尚不足以对注册会计师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促使其为避免审计责任而更加公正、客观、独立地做出审计判断。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