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尽快建立非企业会计职业化管理体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非企业会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业领域。如果非企业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后,在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和信息报告方面要比传统的收付实现制非企业会计复杂许多,对非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确保非企业会计改革落实到位,必须加强对非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我国目前这方面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非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比较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甚至是由单位的“富余”人员担任,完全不具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所以我国应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和研讨,尽快提高非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实行职业化管理。 (三)要积极研究开发非企业会计信息技术支撑系统,为改革提供技术保障实施新的非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必须以电子化的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先进的非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既是非企业会计改革的技术支撑,又是提供科学有效信息的平台。非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以非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能够同时满足国库集中收付和会计核算的业务需求,在该系统中自动完成、实现各单位编报资金用款计划、提交支付申请、形成会计记录、生成会计报表等过程,满足财政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要求。总之,非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我国的非企业会计改革应当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改革,逐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规范的、与新公共管理相适应的非企业会计规范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为行政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