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竞争力评价
摘要:通过建立湖北省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湖北省13 座城市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建立指标体系时,本文遵循一般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的同时,结合湖北省科技发展的自身情况,构建了包含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本文采用组合主客观权重的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信。在主观赋权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网络分析法,突破了层次分析法(AHP)中要求指标间相互独立的限制条件。文中给出了理论说明以及实际应用。为了给出客观权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在细节的处理上做了改进。
关键词:科技竞争力;网络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
0 引言
目前,对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多采用指标体系法,它的数学实质是把高维空间的样本投影到一维直线上。也就是选择多个量化(或可量化)评价指标作为多维样本,通过给出其权重系数,将多指标合成在一维直线上,在以为空间上确定评价对象的状况。根据赋权方法的不同,可将评价方法大体分为主观、客观两种方法。主观赋权的可信度过多地依赖于评分者,缺乏严密的数学处理;而客观赋权虽然避免了人为的因素,却往往会受到指标样本随机误差的影响。两类方法的评价效果各有优劣。本文选择了一种主观分析法(ANP 分析方法)和一种客观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并将其进行组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指标。本文试图寻找一种合理的组合权重方法来综合评价湖北省科技竞争力。首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ANP 做一个方法介绍,并运用该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接着,运用客观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两方法,合理计算组合权重。并计算出湖北省13 个城市的科技竞争力得分[1]。
4 结语
由表 7 可知,湖北省科技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主要集中在武汉,襄樊,荆州,十堰这些重要的工业城市。而其他地区和这些地区比较差异很大。对于这些地区,一方面要增加科技投入,另一方面也应增强科技意识,培养高科技人才,对科技发展的重视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湖北省各城市应对自身科技竞争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促进科技竞争力稳步增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赵国杰, 赵红梅.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1):126-128
[2] 赵国杰, 刑小强. ANP 法评价区域科技势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5):41-45
[3] Thomas L. Saaty. Automatic Decision-Making: Neural Firing And Response [J]. Journal of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