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货币)经济区以及基于(货币)经济区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与次序。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促使人民币尽快登上国际经济舞台的中心,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复和代价,促使其成为继英镑和美元之后的第三个国际主导货币。为此,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货币)经济区发展史及其货币成果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构想。本文注重以史为鉴,强调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尝试以一种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全球主要经济区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在主导国际货币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对主要(货币)经济区的成败经验进行总结,对中国经济区的形成条件与制约因素、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与次序等进行综合研究,为中国经济区的构建以及人民币崛起为全球主导货币进行前导性战略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经济区形成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具有超强的有效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和人均财富总量都很丰沛;二是具有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技术优势;三是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和超强的制度纠错能力;四是具有有利的地缘政治优势;五是要维持体系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六是要有政治智慧和系统战略规划。2.国际主导货币的形成是一个曲折过程,既需要满足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还需要重大历史事件创造历史契机,也需要做出系统规划和战略安排。基于历史视角,国际主导货币的崛起具有以下规律:一是主权货币在全球主导地位的形成需要依托一个强大的紧密经济区;二是货币主导地位与经济主导地位存在显著的不同步性,路径依赖的因素不容忽视;三是主导货币地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综合经济实力,其中需求因素的影响大于供给因素。3.构建中国经济区应重点借鉴美国经济区“以内部统一大市场扩展”的成功经验,实施“一体两翼多环”的层次推进战略,坚持以“两岸四地”为中心的统一大市场为“体”,以构建内地统一大市场为战略支点稳步扩展,以东部沿海为中心由内而外向两侧延伸,向西构建中亚经济带,向南北构建西太平洋经济带,两翼既是中国能源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中国大市场的扩展。中国经济区构建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尽管中国的相对优势日趋显著,但是一旦出现重大战略失误,优势将不复存在。4.“特里芬难题”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主要矛盾,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只能是信用本位制度,并通过国际主导货币的多元化解决“特里芬难题”,通过可置信的威胁破解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多元国际货币的“囚徒困境”。5.人民币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应以构建紧密的中国经济区为基础,在战略上应始终坚持以内为主的稳步推进战略。以“内”为主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层指的是中国内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条件;第二层指得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以首先取得中国经济区内主导货币职能为基本策略。在国际化次序上,应坚持多重三步走的协同推进,通过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人民币作为美元影子货币的国际共识,借助美元的历史地位登上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导论 14-25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4-16
1.2 本文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16-18
1.3 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8-22
1.4 文章内容与结构安排 22-23
1.5 文章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23-25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5-58
第一节 相关理论阐述与评析 25-39
2.1.1 (新)经济地理理论 25-29
2.1.2 地缘政治理论 29-33
2.1.3 依附论 33-35
2.1.4 最适度货币区 35-37
2.1.5 制度变迁与动态一致 37-39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39-58
2.2.1 早期的研究及主要观点 40-41
2.2.2 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货币合作 41-45
2.2.3 关于美元霸权的政治经济分析 45-47
2.2.4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 47-58
第三章 主要经济区及其货币地位的历史考察(一) 58-88
第一节 早期中国经济区的形成与银本位制确立 58-67
3.1.1 朝贡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经济影响 58-60
3.1.2 明朝银本位的形成、隆庆开放与白银贸易 60-64
3.1.3 古中国经济区形成发展与银本位制确立的启示 64-67
第二节 战前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贸易与自由市场力量的推动 67-88
3.2.1 金融革命、自由贸易与英帝国经济区(殖民体系)的形成 67-77
3.2.2 大国崛起、地缘政治与美国经济区的形成 77-88
第四章 主要经济区及其货币地位的历史考察(二) 88-132
第一节 战后经济区的新发展:国家利益与国家战略的推动 88-108
4.1.1 战后美国经济区发展以及美元霸权的形成与强化 88-95
4.1.2 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与欧盟经济区 95-101
4.1.3 冷战与前苏联经济区(经互会) 101-108
第二节 日本经济区梦想与日元国际化尝试 108-122
4.2.1 日本构建东亚经济区的尝试 109-112
4.2.2 贸易立国与日元国际化历程 112-117
4.2.3 日本构建东亚经济区以及日元国际化的教训 117-122
第三节 货币崛起的主导因素:基于经济区发展历的总结 122-132
4.3.1 核心经济区形成的历史经验 122-127
4.3.2 国际主导货币形成的历史经验 127-132
第五章 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中国经济区战略设想 132-162
第一节 中国经济区的外部环境:条件逐步具备 132-144
5.1.1 亚洲经济体具有建立经济区的内在动力 132-139
5.1.2 亚洲经济区主导之争:东盟、日本和中国 139-144
第二节 中国经济区的内部条件:机遇与挑战并存 144-157
5.2.1 有利因素: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144-154
5.2.2 不利因素:内部结构性失衡矛盾日益突出 154-157
第三节 构建中国经济区的战略设想与实施次序 157-162
5.3.1 中国经济区的战略设想:“一体两翼多环”层次推进 157-159
5.3.2 中国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次序:以内地统一大市场为支点的稳步扩张 159-162
第六章 基于中国经济区的人民币国际化次序 162-188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初步具备国际货币雏形 162-166
6.1.1 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回顾 162-164
6.1.2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164-166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展望:美元前景与主导货币多元化 166-176
6.2.1 特里芬难题的再思考: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动力 167-169
6.2.2 国际主导货币多元化:美元、欧元、人民币的竞争均衡 169-176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次序选择:以内为主的稳步推进战略 176-188
6.3.1 人民币国际化次序设计:多重三步走的协同推进 177-183
6.3.2 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影子储备货币为基准的选择 183-188
参考文献 188-206
后记 206-208
简历与主要成果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代写博士论文 代发博士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