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完善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容量严重超负荷、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优化生态税收政策,能够在全社会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税收规范生产消费行为,引导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及有效使用,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配置,逐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三赢”发展。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税收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手段比较、国际税制借鉴、优化选择、现实分析等问题加以探讨,明确了政策选择的思路和取向。依据博弈理论,对循环经济相关税收制度建立所涉及的政府、公众、企业等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设计形成激励相容的生态税收制度。从公平效率的基本原则出发,对生态税收公平与利益补偿、生态税收效率与税收中性问题作了探讨,指出税收公平需要借助于税式支出或财政转移支付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来实现。实现税收效率要将生态税改革纳入整体税制改革,不违背经济规律发挥税收调节功能,对不同的政策目标作权衡取舍,通过税收结构性调整,在生态税实施后,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纳税人税收负担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本文还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次的循环出发,提出要引导把握好三个环节:输入端、输出端以及整个生产过程,不仅要从生产环节入手,还要延伸到消费、流通等环节,以促进资源要素在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范围内的高效循环,着力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环境利用率,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生态税收制度。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当前资源环境相关政策状况,查找剖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税制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了优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体系的对策,结合甘肃省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这一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税收政策建议,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研究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导论 9-19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9-11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11-12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6
第四节 研究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 16-17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17-19
第二章 循环经济内涵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9-26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内涵 19-21
第二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1-24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24-26
第三章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26-35
第一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6-28
第二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28-32
第三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2-35
第四章 生态税收手段与其他环境政策手段的比较 35-42
第一节 政府矫正型财政税收手段分析 35-37
第二节 可转让产权交易手段分析 37-38
第三节 政府管制手段分析 38-39
第四节 各类环境政策手段的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 39-42
第五章 OECD国家促进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借鉴 42-56
第一节 美国生态税 42-45
第二节 德国生态税 45-48
第三节 荷兰生态税 48-50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的生态税 50-52
第五节 OECD国家生态税综述及借鉴 52-56
第六章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设计的博弈分析 56-66
第一节 优化税收制度的博弈分析 56-61
第二节 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 61-66
第七章 从公平效率角度分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制度 66-83
第一节 区域生态税收公平与利益补偿 66-73
第二节 生态税收效率与税收中性 73-83
第八章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制度框架的构建 83-109
第一节 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83-91
第二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取向 91-94
第三节 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 94-103
第四节 甘肃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生态税收体系的完善 103-109
第九章 本文的分析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09-112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09-110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10-112
参考文献 112-116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16-117
致谢
更多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MBA论文 代写博士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