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循环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循环经济进入产业化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后,必须突破以“生态工业园”为代表的单纯物质闭环流动概念,才能更有生命力。也即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需要突破行业和区域的限制,在更开放的视角下,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关键环节建立规模经济优势,因此,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找到新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律的实施载体,并明确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行机理。本文围绕“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选择”这一中心议题展开。研究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DEMATEL数学模型,分析“实施载体”对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影响程度,明确“实施载体”与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识别出评价和选择实施载体的依据;其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和典型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及其实施载体进行比较,归纳出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的出资人属性;并运用定量的层次分析法和定性的比较分析法,分析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化实施载体的企业组织形式。最后,在阐明实施载体的出资人属性和组织形式后,确定中国循环经济的最佳产业化实施载体,并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揭示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在运行机理,为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学术指导和理论借鉴。研究表明,首先,“实施载体”是中国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而解决循环经济的外部性、稀缺性、收益性、稳定性是选择实施载体的决定因素;其次,“大型国有资本”是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的出资人属性,“企业集团”是中国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最佳企业组织形式,也即“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是中国循环经济的最佳产业化实施载体。最后,文章阐述了在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如何在国有资本的推动下,以“产权纽带”为核心,通过产融结合的运作,实施跨域区、跨行业发展,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主要关键节点实现规模化发展,有效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性、稀缺性、稳定性、收益性等问题,最终有效降低循环经济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建循环经济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从而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成功落地的内在机理。
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选择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10-36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0-15
1.1.1 研究背景 10-13
1.1.2 问题提出 13-14
1.1.3 研究意义 14-15
1.2 概念界定 15-18
1.2.1 循环经济的产业化 15-17
1.2.2 产业化实施载体 17-18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31
1.3.1 关于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研究 18-21
1.3.2 关于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的研究 21-30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30-31
1.4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31-32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2-36
2 理论基础 36-47
2.1 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 36-40
2.1.1 稀缺性理论 36-37
2.1.2 外部性理论 37-38
2.1.3 规模经济理论 38-40
2.2 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40-42
2.2.1 交易成本理论 40-41
2.2.2 中间组织理论 41-42
2.3 战略管理学相关理论 42-47
2.3.1 多元化理论 42-44
2.3.2 竞争优势理论 44-47
3 实施载体与其它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 47-62
3.1 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47-56
3.1.1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47-48
3.1.2 数据收集 48-50
3.1.3 数据分析 50-53
3.1.4 基本影响因素的确定 53-56
3.2 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56-61
3.2.1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56-57
3.2.2 数据收集 57-58
3.2.3 数据分析 58-60
3.2.4 关键成功要素的确定 60-61
3.3 本章研究结论 61-62
4 实施载体的出资人属性分析 62-72
4.1 美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及其实施载体 62-65
4.1.1 美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经济体制环境 62-63
4.1.2 美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概况 63-64
4.1.3 美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 64-65
4.2 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及其实施载体 65-67
4.2.1 日本循环经济产业化的经济体制环境 65-66
4.2.2 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概况 66
4.2.3 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 66-67
4.3 德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及其实施载体 67-68
4.3.1 德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经济体制环境 67
4.3.2 德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概况 67-68
4.3.3 德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 68
4.4 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 68-70
4.4.1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经济体制环境 68-69
4.4.2 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概况 69-70
4.5 本章结论 70-72
5 实施载体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72-90
5.1 定量对比分析 72-82
5.1.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72-77
5.1.2 实施载体组织形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 77-78
5.1.3 数据收集 78-79
5.1.4 数据分析 79-82
5.2 定性对比分析 82-88
5.2.1 企业集团与其它实施载体的相同点 84-85
5.2.2 企业集团与其它实施载体的不同点 85-88
5.3 本章结论 88-90
6 最优实施载体的确定及其运行机理 90-108
6.1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90-92
6.1.1 研究方法 90-91
6.1.2 研究设计 91-92
6.2 分析框架 92-95
6.2.1 实施载体与其它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影响因素关系的启示 92
6.2.2 理论基础的启示 92-94
6.2.3 案例分析框架 94-95
6.3 数据收集与分析策略 95
6.4 研究发现 95-104
6.4.1 案例研究对象简介 95-96
6.4.2 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化稳定性分析 96-99
6.4.3 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化收益性分析 99-101
6.4.4 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化外部性分析 101-103
6.4.5 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化稀缺性分析 103-104
6.5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定性分析 104-105
6.6 本章结论 105-108
7 结论 108-112
7.1 研究结论 108-109
7.2 创新点 109-110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110-112
参考文献 112-121
附录 121-12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23-124
致谢 124-125
作者简介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MBA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博士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