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实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是国务院办公厅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并结合之前几十年的广泛探索,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开始试点实行的。总的来说,新农保参保地区的农民经济负担确实有所减轻,政府的财政补贴使得参保的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惠。新农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民因老返贫,因老致贫的窘境。但是,在试点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新农保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合理问题也渐渐地暴露了出来。这些缺陷和问题主要有:政策设计本身存在问题、设计实施缺乏长远性、财政支持力度小、农民参保率和参保意识仍然较低、农保经办机构管理效率低、养老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存在困难、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监督管理效率低下等。显然,这些缺陷和问题的存在与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把“人人享有基本的保障服务”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相悖离,甚至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基于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本文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及其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主要有:新农保的科学合理设计思路,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筹资机制,建立完善养老基金的管理及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长久有序的监管机制等。这些政策建议既有微观层面,也有宏观层面,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新农保建设,对试点地区适龄农民起到“抗衰老”作用将发挥良性效果。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效果研究
摘要 2-3
Abstract 3
引言 6-15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8
2. 国外国内研究现状 8-13
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4
4. 主要研究方法 14-15
第1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15-27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6
1.1.1 社会保障 15
1.1.2 社会保险 15-16
1.1.3 养老保险 16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16-18
1.2.1 公共产品理论 16-17
1.2.2 制度经济学理论 17
1.2.3 社会公平理论 17-18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读 18-27
1.3.1 新农保制度出台的政策环境 18-20
1.3.2 农保制度的历史沿革 20-26
1.3.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26-27
第2章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效果评述 27-36
2.1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情况 27-31
2.1.1 调查点的选择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7-28
2.1.2 试点地区地方政府的宣传动员情况 28
2.1.3 试点地区新农保养老金的筹资情况 28-29
2.1.4 试点地区新农保基金管理和保值增值情况 29
2.1.5 试点地区新农保基金的监管和发放情况 29-30
2.1.6 试点地区新农保试点模式的选择情况 30-31
2.2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31-36
2.2.1 政策本身的问题 31
2.2.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31-34
2.2.3 诸多政策环境因子的影响 34-36
第3章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思路 36-42
3.1 基本原则 36-37
3.2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37-42
3.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科学设计 37-38
3.2.2 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筹资机制 38-39
3.2.3 建立完善养老基金的管理及运营机制 39-40
3.2.4 建立和完善长久有序的监管机制 40-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5-46
致谢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代发论文 代写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代发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