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省级电视台播放个人作品,音乐学科评职称利器!《大众文艺》栏目 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每天播出!音乐学科教师在省级电视台播放作品1件=发表一篇核心期刊。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
常冰1,杜振华1,姜洋2**
作者简介:常冰,(1987-),女,无,主要研究方向:政府规制与企业竞争力。
通信联系人:杜振华,(1963-),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E-mail: dudu5093@sina.com
(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5 2.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中国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强调
“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这对中国现有的“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
结构和“富煤、少气、缺油”的矿产资源储量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从中国碳排放现状
出发,阐述中国在特定的制约因素下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障碍和困难,最后思考如何克服这
10 些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
0 引言
30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既可以有效减少碳排量,起到节约能源、保护
环境的目的;又能促进生态建设,现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世
界经济格局来看,中国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
机,同时也是全球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其他国家对比发现,中国节能减排的空间还
35 很大,中国已在2009 年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上做出了到2020 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
放量比2005 年降到40%-50%的承诺,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能源使用效率短期内大幅提高
不容乐观,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面临着机会,更是面临着挑战。
1 低碳经济的提出
1.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40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主要是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无不以工业产业为依托,而工业产业又需消耗大量资
源,工业化的道路往往是一条高碳、高污染的道路,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仍对煤炭、石油等传统碳能源有着高度依赖,这样看来,世界经济的增长史就是一部漫长的
能源消耗史[1]。
45 1.2 低碳经济的特点
低碳经济是指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理念指导下,使用最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
产出:既同等碳排放下追求最大的经济产出;或是在经济产出同等的条件下追求最小的碳排
放,以期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这样一种社会形态[2]。低碳经济最大的特点为低能耗、
低污染和低排放,其实质是能源最大化利用、开发新型清洁能源、制度创新、追求绿色GDP、
50 减少污染,核心是低碳技术开发和人类生存。可以说,掌握了低碳的有关核心技术,便赢得
了未来经济社会的商机和主动权。
1.3 低碳经济的发展
自1990 年以来,人类开始意识到碳排放与全球变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对碳排
放量不断增长的困境,欧美国家率先提出“低碳化”的发展模式,2003 年英国首先提出《能
55 源白皮书》,主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但英国并没有给低碳经济界定概
念,也没有给出国际上可以比较的指标和体系[3]。2007 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代
表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旨在要求发达国家2020 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
年排放量的25%-40%。2009 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15 次会议上,通过了
《哥本哈根协议》,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分别
60 做出了安排,所谓“共同但有区别”,是指对发达国家强制要求实行减排措施;对发展中国
家实行自主减缓的措施。
2 中国碳排放现状
2.1 中国碳排放总量
自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GDP
65 年增长率高达9.8%,这样的成果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然而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
能源消费过度、碳排放逐年增加等问题。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 2010 年数据显示,
中国的碳排放量于最近30 年开始增加,从1992 到2008 的17 年间,中国碳排放量增加了
2.6 倍,2008 年中国碳排放量约为70 亿公吨,占到了世界排放量的22%,这一数字在1971
年仅为5%左右。(见图1)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量(千公吨)
0
1000000
2000000
3000000
4000000
5000000
6000000
7000000
800000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英国
美国
德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
法国
日本
南非
墨西哥
中国
巴西
70 印度1
图1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量比较(1992-2008)
Fig.1 The world's major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s compared(1992-2008)
从图1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一直较平稳,中国却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趋势:
75 1992-1996 年为迅速增长阶段,1996-1999 年较平稳,1999-2002 年增长较快,1992 年以来急
速增长。1992 年中国碳排放量约为27 亿公吨,是美国的55%,2000 年增长到美国的61.8%,
2005 年开始与美国接近,2006 开始超越美国,成为与能源相关的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中国已失去历史排放量较低的优势。
2.2 中国碳排放总量
80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2010》结果显示:工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工
业中,排放量的排序为:最高的是电力及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次是石油加工及炼焦、核燃
料加工业;再次是黑色金属的冶炼以及压延加工业;第四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第五是化学
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仅这五大行业的碳排放量就占到中国2008 年就占到中国工业碳排
放量总量的75%以上(见图2)。
85 2
图2 2008 年我国碳排放主要部门分布
Fig.2 Carbon emissions main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of 2008 in China
1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2010)数据制图
2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2010)数据制图
2.3 碳排放量增长原因分析
中90 国碳排放量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何在?究其根本,在于中国对于电力需求的快速增
长。众所周知,煤炭是高碳能源,而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总能源的比例高达68%[4]。
据IEA 数据统计,中国的电力结构中,80%依赖于燃煤发电。1990 年以来中国电力和供热
部门的碳排放量正在逐年递增,2008 年这一比例几乎占到了排放总量的一半。中国快速发
展的交通运输业也为碳排放增加了很大压力,虽然2008 年这一数字仅为7%,但由于中国
95 人口基数大以及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据IEA 预测,未来二十年内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碳
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将超过10%,占到12%左右。
3 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约束条件
3.1 人口基数过大为碳排放带来较大压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率已经远远
100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基数大,较低的增长率依然会带来人口的较高增长。人口的不断
增加带来了多方面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对能源和交通需求的增大,而中国能源结构又是高碳
型能源占主导,鉴于此中国CO2 排放量高速增长也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从表1 可以看出,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于1992-1996 年间呈逐年递增趋势,1997-1999
年开始递减,但2000 年开始快速增长,到2008 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已达到5.82 吨,超过
105 了世界平均水平的4.39 吨,虽然同期美国人均碳排放是中国的4 倍左右,英国同期碳排放
量接近与中国的两倍,然而中国碳排放量人均较低的优势已渐渐失去。但目前,靠控制人口
来减少碳排放显然是不合适的。
表1 我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1992-2008)
110 Tab.1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1992-2008)
年份 碳排放量(千公吨) 碳排放量(万吨) 人均碳排放量(吨/人)
1992 269598.2 296558.02 2.53
1993 287869.4 316656.34 2.67
1994 305824.1 336406.51 2.81
1995 332028.5 365231.35 3.02
1996 346308.9 380939.79 3.11
1997 346951 381646.1 3.09
1998 332434.5 365677.95 2.93
1999 331805.6 364986.16 2.90
2000 340518 374569.8 2.96
2001 348756.6 383632.26 3.01
2002 369424.2 406366.62 3.16
2003 452517.7 497769.47 3.88
2004 528816.6 581698.26 4.48
2005 579001.7 636901.87 4.87
2006 641446.3 705590.93 5.37
2007 679180.5 747098.55 5.65
2008 703191.6 773510.76 5.82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2010)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制表
换算说明:美国1 公吨=1000 公斤,中国1 吨=907.2 公斤
3.2 能源结构制约低碳发展
115 2008 年,在中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所占比重为76.7%,电力结构中,燃煤发电
占80%,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比石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多30%,比石油多70%,这种长
期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方式,势必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经济
的发展。但从矿产资源储量结构来看,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矿产资源储量结构决定
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120 2000 年以后,由于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
重工业化阶段。在中国,重工业部门大都是高碳型部门,如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
和建材;而这些部门同时又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
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都要依赖于这些部门的支持[5]。另外从政府角度来讲,目前靠牺
牲经济增长来现实减排存在很大难度;而从企业来讲,受能源技术和效率较低的限制,中国
125 大多数企业单位GDP 能耗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企业经营者为追求业绩置国家相关减
排规定于不理,中间制造环节能耗、物耗、污染较高,通过拼资源和拼消耗创造业绩,资源
利用率低下,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3.3 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技术上对国外依赖较大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代发论文 代写论文 代写职称论文 代写代发论文
|
本站郑重声明:
1、我们与数十所知名高校博士强强联手,保持常年稳定合作关系,论文质量更有保证;;
2、写作领域涉及所有专业,实力操作,出稿更快,质量更高,通过率100%;
3、所有代写文章,全部原创,包检测,保证质量,后续免费修改,保证通过;
4、信誉实力服务,专业代写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成熟操作;
5、业务QQ:296931979 & 1536560517
------分隔线----------------------------
- 联系我们
-
业务QQ1:296931979
业务QQ2:1536560517
业务邮箱:xueshupaper@qq.com
工作时间:每周七天,9AM---9PM
24小时在线咨询
- 服务承诺
-
正刊保证:合作所有刊物,全部正刊,新闻出版总署可查,假一罚十。
版权保证:写作老师全部安排对口专业硕博士,经验丰富,保证文章原创,保证文章质量,版权归您所有。
出刊保证:所有合作刊物,保证正刊,保证出刊,否则全额退款。
品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编辑部直接给您发通知,直接打电话编辑部核实录用情况,品质服务,全程无忧。
退款机制:诚信服务,成熟操作,只做有把握的单子;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您可以要求全额退款。
信誉保证:十年实力操作,十成功运作经验;诚信为本,实力做基础,信誉做保障;客户遍及海内外,实力信誉有口皆碑;选择我们,您就是选择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