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8 0.178 流转税税负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190 存货变动率,具体值为:0.4644,0.2369, 0.1208,0.178。而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这两大因素,对流转税税负的影响力达到70.13%。 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固定资产密度,对流转税税负的影响不大,不存在相关关系;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流转税税负正相关,企业的销售成本与流转税税负负相关;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发生变化,而成本没有相对变化,即企业的成本费用没有协调变化时,企业税负可能会195 有很大程度的上升,这时企业就应该控制好企业收入、成本等关键因素以应对企业税负上升的风险;存货变动率与流转税税负产生成负相关关系,即存货越多,销售收入自然会减少,流转税税负也会相应减少;净资产收益率与流转税税负正相关,企业的相对收益越多企业的税负就会相对越重。 3.2 汽车制造业所得税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0 为进一步研究所得税税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选取企业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变化率,资产负债率作为所得税税负的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tttttAFRLnATETRLR5635.0AD4257.0OE9062.06573.04189.-14 其中ETR表示所得税实际税负,ATLn表示企业的规模,取期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为净利润与期末总资产之比;FAD表示固定资产密度,为期末205 固定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之比;ALR表示资产负债率,为期末负债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之比。运算结果见表7。 表7 所得税税负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 t-统计量 p值 C -14.41888 6.007947 -2.399969 0.0168 LNAT 0.657338 0.267467 2.457639 0.0144 ROE 0.906174 0.240923 3.761267 0.0002 FAD 0.425667 0.38645 2.101479 0.0013 ALR -0.563462 0.034083 -16.53182 0 R-squared 0.411921 调整后R-squqred 0.406412 F值 74.7731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p值都是小于0.05,说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对上面的模型进行正态性检验,概率为0.059,要大于显著水平0.05,说明随210 机扰动项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模型通过检验。 进而对模型进行一阶自相关检验、二阶自相关检验,2R值分别都表明0.4475、0.2425,都显著大于0.05,所以模型中的变量不存在一阶、二阶自相关,模型通过检验,且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所得税税负影响的标准化方程为: tttttALRFADROELnATETR6180.030560.01429.00107.0 215 表8 所得税税负因素影响程度表 因素 LnAT ROE FAD ALR 影响程度因子 0.0133 0.1781 0.0381 0.7704 结果表明,所得税税负与企业的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密度正相关,与净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其中对所得税税负影响最大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这两个要素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程度达到94.86%,其中,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税负的影响达到77.04%,净资产收益率对企业税负的解释程度为17.81%;而企业规模和固定资产密度对所220 得税税负影响不是很大。 4 结论 本文依据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得出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税负是比较重的,并且所得税税负变化异常。不同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国家给予了这些企业很低的执行税率,从而使其税负比同类企业的税负要低。225 汽车制造企业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既能节省大量税收成本,也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汽车制造企业的流转税税负除受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比较大外,还受存货变动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所得税税负影响显著的两个因素为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企业要想达到减轻流转税税负的目的,必须注意控制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关系,230 使两者实现均衡的增减。企业可以增加存货储备,这对减轻企业的流转税税负有一定作用,但是存货增多,说明企业货物存在滞销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回笼资金和再生产,仅仅通过增加存货来降低流转税负的途径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收益率的情况下,适度与其它影响因素配合使用,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存货,来降低税负,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对增值税和所得税影响很大,从而会对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和所得税税负产生影235 响。净收益越大,税负也会越大,这是正常的,不一定要以牺牲正常利益来获取税收收益。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利息支出的抵税作用,所以适当地增加企业债务投资可以降低所得税税负。尽管这样可以带来税收收益,但最终应以税后利益为决策依据。本文所说的降低税负是在税后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能一味为了降低税负,而使企业的税后利润受到损失。本文的突破点在于对税负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这样可240 以有针对性地抓住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调节税负。当然,本文仅立足于生产环节、考虑财务指标等微观变量是不够的,因为汽车行业税负还会受环节的差异、供需市场对比关系等因素的 影响,这可以作为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不过,基于生产环节的分析,是我们把握与了解汽车产业税负、实现汽车产业税负最小化的关键。 24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Siefried J.Effective Average U.S.Corporation Income Tax rates[J]. National Tax Journal. 1974,(27): 245-259. [2] Porcano T. Corporate Tax Rates: The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or Regressive[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1986,(7):17-31. [3] 谭康.我国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05,(3):67-70. 250 [4] 娄权.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76-79. [5] 朴姬善.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与税收负担[J].延边大学学报,2005,(3):67-70. [6] Grant Richardson, Roman Lanis. Determinants of the variability incorporate effective tax rates and tax reform: Evidence from Australia[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7, (26): 287-704. [7] Stickney C, V.McGee. Effective Corporate Tax Rates: the Effect of size, Capital Intensity, Leverage, and other 255 Fact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82,(1): 125-152. [8] 曹书军,张婉君.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论丛,2008,(6):30-36. [9] 曾流民.我国汽车行业税务筹划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0. [10] 刘鑫.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260 [11] 谭光荣,张立华.汽车制造业税务风险实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84-87.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