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对网络经济、信息产业、创意产业以及网络游戏相关理论回顾的同时,分析了网络游戏产业的演进路径,并以此作为后续深入探讨的理论基础。随后明确了网络游戏的定义以及分类,并简述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韩国、美国、日本三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概况。从本世纪初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在我国正式运营至今,市场的蓬勃发展、资金的迅速聚集、竞争者的大量介入以及用户的成倍增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我国的网络游戏行业迅速形成一条由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商、游戏渠道商、电信运营商、网吧及最终用户(即游戏玩家)所构成的产业链。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游戏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原创民族网络游戏已经占据中国游戏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企业赢利能力普遍增强,梯型结构已经形成。目前国内网络游戏产业大致存在着四类商业模式:自主产权模式、代理运营模式、综合门户模式和电信运营模式,并形成了由游戏计费卡收入、虚拟道具收入、广告收入、会员收入、电信收入以及游戏周边衍生产品收入等多元化的赢利模式。由于网络游戏能够把大量的玩家聚集在一个互动的平台上,在排除了一些不利于游戏的因素之后,让人们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现自己,人们完全可能超越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层次,而在这个平台上满足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也正因此,人们为了在网络游戏中获得这种满足感,往往会存在着一种不顾一切消费的冲动,这就是网络游戏消费者“非理性消费”的根本原因。同时部分游戏运营商为了追求高利润,也会间接地刺激玩家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但随着玩家逐渐从虚拟的世界走出来,消费行为必将实现“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虽然法律尚未承认其合法性,但目前虚拟财产交易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笔者认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并且应该归玩家所有,同时虚拟财产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出现,不但为虚拟与现实之间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同时也促进虚拟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其现实意义。因此,政府所要做的并非是强制禁止交易,而是应该建立并完善虚拟财产的立法制度,规范各方的交易行为。在网络游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文化将成为决定网络游戏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网络游戏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将不断融合,并由此打造出新的产业链。虽然网络游戏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该产业目前并未获得社会的普通认同,由于网络游戏自身的特点以及运营商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的“短视”行为,使得网络游戏产业具有相当大的社会“负面”效应。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监管和引导作用,以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以健康的理念引导市场,同时鼓励网游企业自主创新,弘扬民族文化,从而保证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网络游戏; 虚拟财产; 商业模式; 赢利模式;
内容提要 2-4
Abstract 4-5
引言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18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12-13
一、理论意义 12
二、现实意义 12-13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4
一、研究思路 13
二、研究方法 13-14
第三节 主要内容 14
第四节 理论创新 14-16
一、虚拟财产交易 14-15
二、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 15
三、网络游戏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15-16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16-18
一、网络游戏 16
二、网络经济 16
三、创意产业 16-17
四、产业链 17
五、虚拟财产 17-18
第二章 理论回顾 18-28
第一节 网络经济相关理论回顾 18-20
一、网络经济界定的相关理论 18-19
二、网络经济特性的相关理论 19-20
第二节 信息产业相关理论回顾 20-22
一、信息产业界定的相关理论回顾 20
二、信息产业特性的相关理论 20-22
第三节 创意产业相关理论回顾 22-24
一、创意产业界定的相关理论 22-23
二、创意产业特性的相关理论 23
三、国内学者对创意产业的研究 23-24
第四节 网络游戏产业相关理论回顾 24-28
一、休闲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24-25
二、国内学者对休闲学的研究 25-26
三、有关游戏的理论 26-28
第三章 网络游戏产业演进路径分析 28-37
第一节 产业演进的历史回顾 28-30
一、农业革命 28
二、工业革命 28-29
三、工业化的演进历程 29-30
第二节 网络经济的兴起及特征 30-33
一、网络经济的兴起 30
二、网络经济的界定及特性 30-32
三、我国网络经济的现状分析 32-33
第三节 创意产业的兴起及特征 33-37
一、创意产业的兴起 33-34
二、创意产业的特性 34-35
三、我国创意产业的现状 35-37
第四章 网络游戏发展概况 37-51
第一节 网络游戏的定义及分类 37-39
一、网络游戏的定义 37
二、网络游戏的分类 37-39
第二节 网络游戏发展简史 39-41
一、第一代网络游戏 39-40
二、第二代网络游戏 40-41
三、第三代网络游戏 41
第三节 国际网络游戏产业分析 41-47
一、韩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状况 42-44
二、美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状况 44-45
三、日本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状况 45-46
四、全球最流行网络游戏排行 46-47
第四节 网络游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47-49
一、史前时代 47
二、创世时代 47
三、淘金时代 47-48
四、黄金时代 48
五、战国时代 48-49
第五节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主要流派 49-51
一、中国流 49
二、韩国流 49-50
三、日本流 50
四、欧美流 50-51
第五章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分析 51-69
第一节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概况 51-62
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背景 51-52
二、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规模 52-53
三、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状况 53-59
四、存在的问题 59-62
第二节 网络游戏产业链分析 62-66
一、产业链的构成 62
二、产业链的运行 62-63
三、产业链的优化 63-66
第三节 对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建议 66-69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66
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66-67
三、转换经营思路,树立社会责任感 67-69
第六章 网络游戏运营模式分析 69-79
第一节 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69-73
一、自主产权模式 69-70
二、代理运营模式 70-72
三、综合门户模式 72-73
四、电信运营模式 73
第二节 网络游戏市场赢利模式分析 73-75
一、游戏计费卡收入 73
二、虚拟道具收入 73-74
三、广告收入 74
四、会员收入 74
五、电信分成 74-75
六、游戏周边衍生产品收入 75
第三节 免费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分析 75-79
一、免费网络游戏的发展概况 75-76
二、免费网络游戏的赢利模式 76
三、免费网络游戏的负面效应 76-79
第七章 网络游戏消费者行为分析 79-94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概述 79-82
一、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行为研究 79-80
二、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80-82
第二节 网络游戏消费者心理分析 82-90
一、传统消费者心理分析 82-83
二、网络游戏消费者情况调查及分析 83-87
原创学术论文网Tag:
|